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日系车崩了?上半年销量都跌了,最狠的暴跌50% 正文

日系车崩了?上半年销量都跌了,最狠的暴跌50%

来源:大菠萝黄色suv-在线免费播放   作者:娱乐   时间:2023-09-27 17:49:24

2023年过半 ,日系车市纷纷扰扰 ,车崩昨天才16家车企联名“不降价”  ,上半今天就因“有违《反垄断法》”删除这一条款,年销可以降了 ,量都但可能有的跌最车企降得太晚了 。



上半年,四大日系车企在华销量都通通下跌  ,日系无论是车崩单月销量还是上半年总量都没能止住下滑趋势 。直接看榜单,上半有点惨不忍睹:



半年关键词:下跌

请你花点时间细看一下这个榜单,这里面信息量还是量都挺大的 。

先看大局,跌最一眼扫过去都是暴跌负数 ,6月单月销量都大跌个百分之十几二十几,日系这个比例还是挺吓人的。再看体量 ,丰田还是“大王” ,而马自达真的只剩下“三瓜两枣”了 。



下面四家车企分开说,丰田包含广丰、一丰和进口,它竟然是下跌最少的,看来相对还是稳了点 ,上半年销量87.94万辆 ,只下跌2.8%,还能承受得住;

本田分为广本和东本 ,6月和上半年的跌幅都在20%上下 ,看起来亏得比较均匀;

日产包含得比较广,按类型算的话有商用车和乘用车 ,按厂商算的话有郑州日产和东风日产 ,后者占大头 ,旗下有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 。只是集团下车型虽然很多,但轩逸(参数丨图片)一款车“顶起半边天”,6月份轩逸(批发)销量38830辆,占据6.91万辆的超一半的份额  ,“轩逸依赖症”有点严重;

一马退出之后 ,马自达都包给了长马,它的规模完全没法和三大日系车企相比,哪怕是上半年6个月都加起来也只卖了3万多台。但它卖得少却跌得多啊 ,上半年跌幅49.4%,将近一半腰斩 。

其实不止今年,去年这四家就已经陷入低迷,跌声一片了  ,例如2022年上半年本田中国下滑13.6%,日产中国下跌22.7%,今年幅度更大 。这四家车企都没有对外公布今年的年度销量目标,但猜测内部应该会有一个预期 ,看来要完成这个目标是比较难了。

哪些原因造成的?

1) 国产车崛起。市场的份额就那么大,而且今年总量还相对有点萎缩,你卖少了肯定是对手卖多了  ,它抢了你的蛋糕,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只看比亚迪一家 ,6月份批发销量就有25万辆,而这个数字在2021年才4万辆出头,3年时间暴涨这么多  ,侵蚀的自然是别人的份额 。



2) 新能源车太少 。尽管现在传统燃油车还是主力,但新能源车无疑是未来大势所趋(至少在中国范围内)。乘联会刚刚发布的数据,6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8.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7%。



这个3.7%的数据非常直观 ,以上四家也很有代表性 ,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车产品 。丰田纯电只有bZ4X和bZ3,一个月销1千多台,一个刚刚上市,而双擎E+系列也销量不大 。本田的e :NP1/e:NS1这对难兄难弟同样兴不起什么风浪,月销没有超过2千。日产的的艾睿雅先涨1.26万再大降6万 ,依然没能唤起多少水花 ,月销却还在500台以下 ,奇骏e-POWER这种增程但却不插电的类型应该不能归入新能源车  。马自达曾经有一款CX-30 EV ,但价格偏贵现在很难卖出去。



3) 燃油车产品力下降。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都是传统的车企,在燃油车产品相当稳健 ,追求极致成本控制 ,在形成规模化之后有很大的优势。但这也很容易导致一款车型或系列长久不换代不升级 ,这和国产车三天两头换新形成对比 ,在配置上和设计上已经远远不及国产车 。再加上价格上没优势 ,整体的产品力就没有那么突出了 。



4) 网络声量萎缩。如今在网络上,这四家都不能激起读者浏览和评论的欲望 ,大家更愿意去比亚迪 、特斯拉、蔚小理等品牌内容下“争辩”,“黑红也是红” ,至少让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会想到你,考虑你值不值 。在营销和推广方面,日系车也变落后了 ,不大适合90后00后的喜好习惯,只依靠中年人是不够的。

如何止损  ?



以往日系车的印象是皮实耐用不容易坏  ,但今时今日大家换车的频率更高了 ,对这些需求相对没那么强 ,消费者更追求高配置和科技感  。日系车“躺赢”的日子过去了 ,只有积极拥抱电动化和智能化才能赶上比亚迪、特斯拉这些新能源头部的脚步。而就目前而言,如果要短期提高销量 ,止住负增长势头,降价和增配可能是比较好的措施,我查了一下 ,这4家并不在16家“大联盟”里面,如果下半年销量没什么起色,或许丰田 、本田、日产  、马自达全系降价的也是有可能的,想买车的再等等吧 。

标签:

责任编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