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里是北京民生调查局 ,见人所未见 ,夜生有摊调查民生之变。活游关注你想关注的客流 、你没关注的连至凌晨 ,调查你想看的主日、未看到的入上 。
中新网7月13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雨晴)晚上11点,高温798艺术区南门附近的北京十字路口 ,仍然站满了等待打车的夜生有摊游人。798艺术区的活游店铺已早早歇业,吸引这些人流连几近凌晨的客流,其实是连至凌晨798南门附近的夜市。
连日近40℃的主日气温,让很多人对白天户外活动望而却步 ,相应的 ,夜市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
游客 :“来体验北京的夜生活”
7月8日晚上8点 ,尽管天色已经暗下来,但北京的地表温度仍在30℃以上。在798艺术区南门,一处方形场地被分割成几排街道 ,200余家商铺聚集在这里 。在临时搭建的白色摊位前,挤满了游客 。
中新财经了解到 ,该夜市举办时间为6月9日-7月9日 ,每天下午4点-晚上10点 ,为沉浸式甲骨文主题夜市。尽管打着甲骨文艺术节的旗号,但在涵盖小吃、饮品、手工饰品、互动游戏等各色卖点夜市上 ,游客们依然用行动投票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环节——排起长队的 ,无一不是特色小吃 。
晚上7点半左右,798夜市已挤满游客 。 左雨晴 摄
“90后”小夏和朋友踩着集市结束的尾巴,光顾了这里。“在社交软件上搜周末出行推荐时,发现好多人说可以来这里体验北京的‘夜生活’,就过来凑凑热闹。”
小夏向中新财经表示 ,选择逛夜市主要是考虑到最近持续的高温天气。“北京这几天太热了,白天根本不愿意出来玩 。这里离798近 ,白天可以在艺术区里看看展,晚上再顺道来这里逛逛。”
让她惊讶的是 ,尽管集市规定晚上10点闭市,但直到近11点 ,仍有不少人在摊位前流连。“感觉在北京这个时间 ,还有好多人逛街 ,确实很少见。”
中新财经注意到,除了年轻人外 ,也不乏带着孩子的家长和中年游客,夜市上小吃的价格则多在20-30元之间。
摊主 :日入上千,摊位费水涨船高
晚上十点半,“大厨塔可”的摊主老方(化名)已准备收摊,但时不时仍有游客上前询问,希望能买上一份塔可 。期间有管理人员经过,叮嘱摊主要在9日晚上将摊位收拾干净 。
作为某国际学校的西厨,“70后”的老方出摊只是为了在学校暑期放假的时候赚点外快 。“6月初就报名的夜市,当时押金是500元 ,摊位费4500多元,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天150元。”
“申请摊位需要三证齐全 ,平时也会有管理人员频繁巡查 ,所以卫生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他说 。
由于是专业领域,老方的塔可很快受到了欢迎 。中新财经注意到,与其他摊位相比,老方的摊位几乎一直有人在,有时甚至还会排起小长队 。“基本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外甥来帮忙。”
晚上十点半,官方规定的闭市时间后仍有消费者光顾老方的摊位 。 左雨晴 摄
老方表示,夜市的客流量主要受798艺术区影响。“现在天气热 ,太阳还没落下去的时候人不多。我一般5点多准备开摊,周末晚上6点的时候人会多起来,但平时7点到9点才是人流量最多的时候 。”
“差不多一天能赚个小千 ,卖得最好的是28元的牛肉塔可。”老方告诉中新财经,夜市在9日后关闭 ,但只是为了重新布置 ,3天后会再次开张 ,摊位费也水涨船高 。
“二期是只在周四到周日的时间开放,20天的摊位费要7000多元 。”尽管摊位费涨幅超50%,但老方仍决定继续报名 。“只要还能选上就会继续开,不过问题应该不大 。”
集市火爆 “生活感”带动“夜经济”
中新财经注意到 ,进入夏季后 ,消费的复苏也动了“夜经济”,北京多处开设了规范化的露天集市和夜市 。除走红的798夜市外,还有华熙live露天集市、蓝色港湾集市、王四营乡“盛华屯夜市”、通州“日落集市”等 ,此外还有石景山夜市等处于招募状态中。
集市火爆之下 ,也有网友吐槽 ,例如“价格太贵 ,千篇一律”“夜市的尽头全是铁板大鱿鱼”等等。
不过在小夏看来,逛夜市主要是为了“氛围感” :“没什么事的时候 ,一个个小摊位慢慢逛过去,很热闹 ,也很有生活的感觉。”
798夜市,一家傣族舂鸡脚摊位前排起了长队 。 左雨晴 摄
而对于摆摊的人来说 ,集市也许意味着是一次致富的机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实现“日入过千”甚至“日入过万”。
“卖得不好,主要是自己失策了。”在歇摊后,一名卖桃胶的摊主表示,一晚下来的收入只能勉强回本 。“旁边摊位都是卖清补凉、手打柠檬茶之类的 ,品类上就撞车了,而且跟其他摊位相比特色也不明显。”
中新财经注意到 ,即使是798夜市客流量最多的时候 ,一些酒类、柠檬茶类、手办类的摊位前,驻足的消费者也相对较少 ,而印度炸脆球、墨西哥塔可 、傣族舂鸡脚等特色明显的小吃则更受欢迎。(完)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