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服务队”在重庆北站候车厅为无智能手机旅客提供检票指引服务。夏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记者马欣然、心动黄扬、夏张文静)攀登大王峰、心动漂流九曲溪……家住福建福州64岁的夏杨友青正忙着收拾行李 ,为即将到来的心动武夷山避暑之旅做准备。
杨阿姨安排了一周时间,夏打算带着家人朋友深度体验依山而居、心动能歌善舞的夏畲族风情民俗,“退休后游山玩水 ,心动追求诗情画意的夏想法更加强烈了 。世界那么大,心动我也想去看看 。夏”
近6年时间 ,心动从银行文职退休的夏杨友青连着“打卡”了土耳其、以色列和俄罗斯等诸多“远方”。这次武夷山行程结束后,她已经计划好下个月再和家人去东南亚旅游 。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到“十四五”末,中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人将超过1亿人 ,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过万亿元 ,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60至69岁的低龄银发族可支配自由时间和财富积累量较多,体力精力也较为充沛,一定程度释放了老年旅游产品和服务消费潜力,促进了银发经济发展。”
银发搭配红色长裙和复古头巾,高举自拍杆或随着音乐起舞、或摆个造型来张大合照……在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 ,乐享“西游”的老人们热情高涨 。
李明磊是这次夕阳红老年人旅游专列团的负责人 ,前不久带领着二十人的银发团结束了内蒙古 、甘肃 、宁夏八天环线游 。
“家住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的一对老夫妻是我接待过最远的客户。”李明磊8年前开始组织老年旅游活动,过去团员以陕甘宁城市为主 ,现在来自县乡的客户逐年增多 ,“明显感受到团员的地域组成越来越丰富” 。
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 、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也加入远游行列。中国旅游研究院总统计师马仪亮指出 ,第一批乡镇外出务工人员中不少已超过60岁,他们长期在外工作,对家乡以外的世界充满期待,进入老年生活后,有更强意愿出去旅游 。
香港“银发族”们在北京颐和园长廊参观。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中国消费者协会4月发布的《2022年养老消费调查项目研究报告》显示,60至69岁的低龄老人消费更具活力 ,升级型消费需求明显。同程旅行6月举办的“国民旅游新势力”发布会指出,银发族已成为今年市场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定制化和精品化的房车游、金婚旅拍等产品最受老年人欢迎。”北京想乐时光旅游公司负责人袁波说,公司会根据团员的年龄结构、家乡地域等因素量身制作线路 ,譬如连续乘坐汽车不超过2个小时,带团导游具备3年以上从业经历和紧急医疗常识等 。
63岁的北京居民赵秀芹和老伴儿都是定制游的忠实粉丝 ,“私人行程会配备管家根据身体情况随时调整行程,还可以提前沟通用餐口味偏好 ,既享受到旅行乐趣也体验了贴心服务。”
银发族追求高品质旅行的火热需求,推动了兼顾保健 、休闲 、居住属性的康养旅游新业态日渐兴起 。
5月以来 ,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绿宝集团旗下康养基地每天都要接待近百位老人。“老人们通常会在基地住上一周,顺便在周边的查济古村落 、宣纸文化馆等景点游玩一番。”安徽绿宝集团副总经理施永吾说,公司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邻近的长三角城市 ,前来报名的人数逐年增多。
“长三角地缘相近 、人缘相亲,饮食习惯也相似 ,不管是出于‘叶落归根’的愿望 、高性价比需要 ,还是追求居住环境优美,目前异地康养旅居需求非常火热 。”上海人寿堂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德明说。
马仪亮认为,顺应银发市场日益升温的趋势,打造基于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赋能服务老年人的智慧旅游线路体系 ,对于提升适老化消费环境至关重要 。
去年年底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发布了10个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 ,不断提升老年游客的使用体验。上海、江苏、宁波多地也在积极探索“一卡通游”“亲属网上代约”等数字化适老服务 。
《2023年世界社会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为7.61亿 ,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6亿。80岁及以上的人口增长速度更快。银发旅游市场发展存在广阔蓝海,对旅行社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中国自古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戴斌建议,在推进数字赋能实现银发族“全程自助游”人性化服务外 ,进一步保障老年游客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针对老年游客的“不合理低价游”等乱象 ,让老年人畅享远方的同时 ,确保旅行安全、顺畅 、舒适。(参与采写:贺小童 、实习生李沁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