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最顶配的教育:一半富养孩子,一半投资自己 正文

最顶配的教育:一半富养孩子,一半投资自己

来源:大菠萝黄色suv-在线免费播放   作者:热点   时间:2023-09-27 15:38:30

原标题:最顶配的最顶资自教育:一半富养孩子 ,一半投资自己

▎人民酱说 :

好的教育己教育,不是半富半投只在孩子身上下功夫,而是养孩应该“对半分” 。

既要给出时间管教孩子  ,最顶资自又要留出精力管理自己。教育己

全文3820字丨阅读共需4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作者 :西瓜妈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

前段时间高考出分 ,半富半投一位学霸妈妈的养孩“凡尔赛”发言火了 !

据悉,最顶资自她的教育己儿子名叫袁帅,高考总分711分,半富半投上清北已经是养孩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记者在采访时,最顶资自请她分享是教育己如何教育出如此优秀的孩子的,她却说:

家长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半富半投要有独立空间。

只要过程努力就好了 ,不要太在意结果。

家长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 ,要有独立空间 。

只要过程努力就好了,不要太在意结果 。

展开全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网友评论:

孩子优秀才这么说,如果孩子考400分还能这样吗 ?

我见过很多学霸家长,他们从小就对孩子管教很严,付出了全部心力,没有说的这么轻松。

好的怎么都是好的,不好的怎么都是不好的 ,无关家长,只在孩子。

孩子优秀才这么说 ,如果孩子考400分还能这样吗 ?

我见过很多学霸家长,他们从小就对孩子管教很严,付出了全部心力,没有说的这么轻松 。

好的怎么都是好的,不好的怎么都是不好的  ,无关家长,只在孩子。

其实,很多人都只看到了表面 ,没有看到本质。

家长和孩子都要有独立空间,不是说撒手不管 ,任凭孩子自己去发挥,而是给自己留有一份能量,让自己去发光 ,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和陪伴孩子成长。

正如美国作家艾默生所说 :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收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收到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

花足够的时间去“管”孩子,是父母的天职 。

但是,花精力去培养自己,完善自己 ,也是教育最不能忘的事情 。

然而 ,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父母常常深陷以下两种教育误区而不自知 。

父母不成长

却拼命在孩子身上使劲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 :

妈妈因孩子成绩不好骂其是笨鸟,孩子霸气地回应 :“世上笨鸟有三种 ,一种是先飞的 ,一种是嫌累不飞的  ,我是第三种 。”

妈妈问:第三种是什么 ?

孩子说:“就是那种上一代飞不起来 ,却被他们逼着使劲飞的倒霉蛋 。”

虽然是玩笑话 ,但投射出了一个尴尬又现实的教育现状 :

很多父母对孩子很严格,拼命鸡娃、内卷,寄予孩子高期望  ,逼孩子上名校,可对自己却十分宽容 ,完全不注重自我成长。

他们可以允许自己工作摆烂,但要求孩子必须考高分;

他们可以自己瘫在沙发上刷视频 、看八卦,却不能容忍孩子玩手机、打游戏;

自己书都不愿翻一下,可骂起孩子来却头头是道......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自己做不到,却逼孩子努力 。

没有行动的引领 ,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最终都会失灵。

记得有次带儿子小宇去拜访朋友 ,刚好碰见她和她儿子在争吵 :

“让你写作业专心点,可你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 ,我就看个手机的功夫 ,你上几趟厕所了 ?以为我不知道吗 !”

“让你写作业专心点,可你一会摸摸这  ,一会摸摸那 ,我就看个手机的功夫 ,你上几趟厕所了?以为我不知道吗!”

她儿子反怼 :

“那你怎么不说你陪我写作业这会功夫 ,看了多少次手机了  ,你能不能专心点 !”

“那你怎么不说你陪我写作业这会功夫,看了多少次手机了 ,你能不能专心点!”

说完,妈妈又开始怒吼:

是我学习 ,还是你学习 ,这是你不好好学习的借口吗?!

你看人家小宇每天一个人写作业  ,也没人看着 ,还不是照样学习好!

是我学习,还是你学习,这是你不好好学习的借口吗?!

你看人家小宇每天一个人写作业 ,也没人看着,还不是照样学习好!

她儿子又接着吐槽:

那你怎么不说人家小宇妈妈每天都在看书 ,而你人坐在那里陪我,手里却刷着视频  。

那你怎么不说人家小宇妈妈每天都在看书,而你人坐在那里陪我 ,手里却刷着视频 。

孩子身上的坏毛病,都是父母传染的结果。

你嘴上说一套,实际自己却做另一套 ,这样的管教 ,只会带来争吵 ,不可能让孩子服气  。

要知道教育路上最可笑的谎言,就是自己摆烂 ,却希望孩子上进 、努力 。

父母撒手不管

在该管教的时候放任孩子

看过一部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 ,揭露了从小被管和被放养的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命运  。

哥哥从小被父母管的很严,要求他自律  、上进,学习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劳动成果 ,所以他每天不是忙着修剪草坪 ,就是送报纸打工,一丝不敢懈怠 。

而对于弟弟呢,父母采用的基本是放养态度 ,什么活都不用他干 ,什么事也不让他操心 ,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切都随他去。

不管他做出多么蛮横无理的事情 ,偏心他的父母也从不打骂 。

结果,一向被严管的哥哥成了身家千万的企业家 ,而弟弟则活得落魄不堪,连一间容身之所都没有 。

俗话说:“小树要修 ,孩子要教。”

孩子成年之前 ,管教是每个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你若此时选择放纵,无疑是亲手断送孩子的未来和后路 。

想起作家龙应台分享的一个故事:

10年前 ,她曾去朋友家拜访,当时朋友的女儿刚刚8岁,可小小年纪就已显露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所以她力劝朋友一定要好好培养 ,给了很多建议 ,但朋友完全没放在心上,只顾着自己 。

10年后,小女孩18岁了 ,她再去拜访时,发现当年那个文静的女孩手里吊着一支烟,背上刺着刺青 ,面对所有人都是一脸的不屑 。

没有一个孩子 ,可以脱离父母的管教 ,一个人健康地长大  。

教育最大的悲哀 ,就是错把撒手不管当作静待花开。

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父母必须学会以身作则 、用心管教。

最顶级的教育

一半富养孩子 ,一半投资自己

陶行知曾说: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对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 。

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 ,反而促其夭折 。”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 ,都对儿童有害 。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 。

忽视则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 ,反而促其夭折 。”

一味地逼迫和盲目地放纵,都是极端的教育方式,都会毁了孩子 。

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让孩子无负担压力,又能自觉 、努力,这考验着父母的智慧 。

最理想的方式 ,就是一半富养孩子,给孩子充足的爱和陪伴。

一半投资自己 ,用行动和榜样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 。

具体关注以下这几点,教育省时又省心。

一 、富养孩子

1. 富养爱 ,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0-6岁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爱,形成安全型依恋。

孩子内心有了安全感 ,才能具有爱自己的勇气,活出自我价值。

没有爱的家庭,宛如一个冰窖 ,得不到爱的孩子,会变得孤独冷漠 。

对孩子进行的任何一种教育,底层的逻辑,一定都是以爱为前提。

2. 富养体质,送孩子一个强健的体魄

之前两会期间,校长唐江澎曾提出一个观点 :

“好的教育 ,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  ,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是给孩子优秀而健全的人格。”

“好的教育 ,应该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 ,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是给孩子优秀而健全的人格。”

其中,培养终身运动者排在首位 。

只有分数,赢不了人生的大考 。

给孩子一个充满活力的身体,孩子才能在学习上拥有生生不息的精力。

有空带孩子多运动,这是送给孩子最实用的礼物 。

3. 富养知识 ,带孩子多读书、见世面

细扒很多学霸的家庭教育,可以发现他们的父母都很爱带孩子阅读、旅行。

比如,今年高考726分的杨一鸣,母亲闲暇时光最爱做的事,就是陪着他一起泡在图书馆看书;

双双报考清华的双胞胎兄弟杜一郎和杜又郎,平日里父亲就经常带他们天南海北地旅游。

有句话说的好 ,知识在书里 ,更在书外 。

让孩子关门多读书  ,出门多见世面,就是最好的富养 。

4. 富养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

独自将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犹太妈妈沙拉,她的教育方法  ,就是让孩子参与家里的劳动 。

她说: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 ,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 ,只会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 !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不忍心让他们从小体验生活的艰难,只会导致子女们一辈子艰难  !

做家务 、劳动 ,看似是小事,但却是孩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孩子终究要离开我们独自生活 ,提早教会他们如何生存,如何独自解决生活问题,我们才能早早退出,让他们学会自理人生。

二、投资自己

1. 投资情绪 ,给孩子一个情绪平和的家

爸爸、妈妈和孩子 ,其实是个情感的三角关系 。

维护这个三角关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其实就是稳定的情绪 。

一个暴躁、易怒的父母,难以养成自信、阳光的孩子 。

想要形成一个健康有爱的家庭模式 ,让孩子不受负能量影响,父母就要多多修炼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把坏情绪关在门外,把好心情带给孩子,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觉察 ,发脾气前深呼吸、倒数123......

父母情绪越稳 ,家庭越松弛,孩子幸福感才会越强 。

2. 投资习惯,用自律给孩子做榜样

想起演员孙俪 ,平日里就对自己很有要求。

她会坚持早起练字 ,按时完成打卡,也会每天运动 ,长期保持轻盈的体态,在工作上更是一丝不苟 。

两个孩子在其影响下,也很自律,尤其是女儿小花,5岁就可以静心写出千字文 ,在运动和芭蕾的学习上也极富耐心 。

父母越自律,孩子越优秀。

当父母把自律活成一种习惯 ,凡工作不拖延,凡娱乐不沉迷 ,生活规律,做事有条理,孩子自然会明白,约束和坚持才是生活的常态。

3. 投资头脑 ,用知识引领孩子成长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真实故事。

一个学文科的妈妈 ,为了帮助学理科的儿子逆袭 ,拾起放下十几年的课本,从头开始学习理科。

不懂的地方,她就查资料 ,不会的题目,她就找人问 ,每天花费的精力,比儿子还要多。

为的就是自己学会了、听懂了,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儿子。

最后儿子在她的带领下,一改懒散,人积极了 ,成绩也提大大提升,一路逆袭考上了985 。

有调查显示  ,父母读不读书 ,爱不爱学习 ,直接影响孩子的高考成绩  。

如果你想让孩子爱学习 ,那么你就要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成为孩子的教练和榜样。

只有父母完成了自我成长 ,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进步。

记得儿童教育专家钱志亮说过:

父母与孩子,说到底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各自的人生课题需要去探索和完成 。

父母与孩子,说到底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有各自的人生课题需要去探索和完成 。

不是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才叫用心 ,也不是把时间都投入到教育上,才叫负责 。

富养孩子的同时 ,拿出一部分时间去投资自己,做好自己的人生课题。

当你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孩子定能顺着光,走好自己的路 。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 ,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注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也许你会喜欢

【收藏】“同学不跟我玩怎么办?”当儿子担心被孤立 ,这位妈妈给出了我见过最温暖的回答

【社交】中国式父母社交:逢人必谈孩子 ,孩子等于面子

【方法】孩子的自律、上进从哪里来 ?看完这篇方法都有了

【真实】硕士妈妈吐槽孩子是学渣上热搜 :以后健康快乐就好

【羡慕】一招就让孩子“戒掉”手机,全网妈妈都“慕了”

添加教育助理个人微信号(dangyang002)为好友  ,备注您孩子的年龄或自己的身份 ,我们将把您加入到相应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资源福利。

欢迎关注人民家庭教育

标签:

责任编辑:综合